1958年,為貫徹社會主義時期建設總路線,掀起全民大辦工業熱潮,安徽省除興辦了許多工業企業外,也把文教衛列入振興目標。
1958年單鳳彩入選安徽體育學院運動系(籃球),后成為省排球隊隊員。1960年前后他從縣西關小學調入靈璧縣體委。當時體委不是獨立的,歸屬文教衛,貧窮使得群眾不重視體育。訓練場地就局限在南關大街東側——靈璧中學西墻外。單鳳彩一上任,帶領大家平整土地,豎起簡易籃球架,湊成東西兩個籃球場,鐵球架,黃土地。他走訪學校,選拔體育苗子。兩年下來,這樣解放后靈璧縣第一支正規籃球隊創立了。
幾年后,體委的幾個專業隊也相繼成立——籃球隊、武術隊、田徑隊、排球隊、乒乓球隊等等。那時他是安徽省專業運動員兼靈壁縣體校校長。單鳳彩的體育項目廣泛,他領導的乒乓球隊,培養了沈藝芳、魏小軍、周偉等地區冠軍。
為了使靈璧體育成為省級標桿,他有了致力于建標準燈光球場的愿景。從1965年起,他拉贊助,要資金。缺錢是第一道坎,還要動員幾戶拆遷。他、陸偉和卓樹生先動員球場北端的小黃和單書民家搬走,騎著東路起一道看臺墻,北到謝廣菊家院墻。地基是石頭的,北邊、西邊修了6級土看臺,東邊修了6層土看臺,沒錢了。于是將就使吧。
談到燈光球場建造,84高齡的單老淚眼汪汪,人們哪里知道單鳳彩的辛酸與奉獻。1971年李根書從懷遠調來靈璧任靈璧縣武裝部長兼縣委副書記,他積極支持建燈光球場,而原來要建燈光場地加看臺,南北不夠長,球場僅有30米,而單鳳彩家就在南頭,8口人蝸居在6小間土墻瓦頂里,這是他借來錢翻修的。建12層看臺就得壓他屋脊,對住戶來說是不吉利的。李書記找到他,一提球場,老單明白了,于是老單動員家庭以大局為重,支援社會主義建設。于是靠他家屋北墻外砌起,到頂加6級。原屋改平頂,屋下還留住人,這一遇訓練或比賽,屋里聽來咕咚咕咚,雞犬都不寧。
文革中他正受批斗,但領導知道他的工作熱情,道德高尚,李書記指名叫老單負責球場建設,給他待遇就是配一輛三輪摩托卡----帶斗摩托。球場建設也得到時任靈城鎮書記潘長久支持,體委委員財政局副局長宋廣生的助力。
從球場奠基算起,歷時8年之久,一個邊建邊用,一邊用一邊修的燈光球場完美了,黃土地面,階梯看臺,看臺下是狹窄的更衣室,40盞鐵罩燈用鋼絲穿連,南北高懸,夜里比賽如同白晝。
我那時剛上靈璧中學初中,球場就是我們玩的地方,照畢業照在這里,表演節目在這里,我看過國家少年隊、青年隊籃球賽,特別是國家母牛隊來比賽,轟動全國。每到此時,燈光球場會變得人山人海,四周的看臺被塞的滿滿當當。大家興致盎然,從運動員出場口號“向某某隊學習,向某某隊致敬”,一直看到結束他們握手鞠躬再次高喊“友誼第一,比賽第二”。一個小縣城能有國家級比賽,全國少有,我縣體育示范也至少成了省級標桿。
講個插曲,老單說,球場建好,大型比賽請領導觀摩,一天李根書副書記來看賽,尿急,請方便,陪同人員說沒廁所。找來老單訓斥,老單說:“沒錢蓋,還欠工錢,都用靈中廁所,二來味道重,沒下水道。”李書記說:“哪怎么行?找宋廣生撥錢。”后來宋局長撥來5000元,建了廁所。后來鄰居來鬧,球員也找,味道重,影響生活,不久還是扒了,至今也沒廁所。
球場建好后,老單又在西邊建了5間簡易乒乓球室,開了武術訓練班,體操班。在隅頂南街區,電影院、文化館、燈光球場是三大熱鬧場所,小孩逃學,談戀愛必去這三個地方。
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這座體育場開始翻建,把三合土地面鋪上了水泥,又修補了四周的預制板看臺。水泥地面鋪好,燈光球場開始出租旱冰鞋,租給了社會辟成溜冰場,高音喇叭不厭其煩地播放著三拍子的《溜冰圓舞曲》,流行歌曲,每天吸引著全縣所有的時髦青年,他們那時以能唱歌,溜冰和跳舞為榮。
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,百廢俱興,其他城市捷足先登,經濟迅猛發展,靈璧經濟滯后,重大比賽轉移了,燈光球場落寞了,他就像垂暮的老人留戀著自己的歲月。
今天,球場還在,北面的看臺被住戶扒了蓋起來三間大院,西邊的球場成了燒烤城。我在靈中教書,時常到球場溜達,想拾起童年的趣事,找回頑皮的燦爛笑容,重蹈兒時足跡。鐵罩燈沒了,破損的球架在季風里招搖,但我還時時能聽到咚咚的拍球聲,聒耳的哨音,爭執的點評聲,那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。
體委燈光球場是靈璧體育繁榮的見證,浸漬著先輩們的汗水,烙印著江淮兒女的拼搏精神,《靈璧體育志》寫它一筆,它將永遠銘記在靈璧人民的記憶里。